这不公平:聪明人需要检查他们的“认知特权”
聪明人得查查自己的“认知特权”
有一种新的“特权”出现了,如果你拥有这种特权,就像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肤色或性别一样(虽然近来性别似乎完全开放可辩论且与生物学无关)。
如果你是个聪明人,按照《艾奥瓦每日日报》的一篇专栏文章所说,你就拥有“认知特权”。
这真的太不公平了,不是吗?在众多需要被审视的“特权”中,如果你还是白人、男性、有吸引力又聪明,那可就惨了。
你是社会正义群体眼中的头号公敌,你这个有特权的坏蛋。
让作者丹·威廉姆斯来解释认知特权吧,我在总结里可没法说清楚:我们现在知道,智力不是我们能大幅控制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成功越来越和智力挂钩。
这不是说智力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只是意味着低于一定智力阈值的话,机会就越来越少。
这些机会正向上转移到需要更高智力投入的工作上,或者被机器人取代。
所以,天生聪明到足以成功只是个意外之喜,你完全没做什么就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因此,你没理由因为聪明而自豪。
(来源)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够聪明,你的工作可能被机器人抢走,这不是你的错。
我猜这最终会导致一种假设:如果你在认知上有“残疾”,世界可能欠你点什么。
毕竟我们美国人都讲究“公平”,对吧?对吧?
而且,如果你聪明的话,按照奥巴马前总统的“高见”:“这不是你建成的。
”你只是中了基因彩票,应该谦逊(或许还有点尴尬),而不是自豪。
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阻止该得到工作的人得到工作的理由呢?“我们想雇她,但她太聪明了。
我们已经超过认知特权人士的配额了,所以我们得去雇那个笨蛋,不然就违反劳动法了。
”
有时候外面有太多荒谬的事,大家肯定觉得“她肯定是编的”。
哦,我要是有这么有创意就好了。
不,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一个荒谬的愤怒接着一个。
别管你能不能做点什么改变自己缺乏认知特权的情况。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考虑到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之间,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让你学习几乎任何你想了解的话题。
也许你成不了神经外科医生,但有什么能阻止你成为某个其他话题的专家呢?这个话题可能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常识。
如果我们都能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上,而不是看真人秀节目,整天拿着手机玩,也许那些专注于学习的人的“认知特权”就不会造成我们机会上的巨大差距了。
这其中很多是关于我们如何度过一天中的时光的选择。
这是关于我们的动力和我们有意培养的习惯。
威廉姆斯不想让聪明的你太愧疚。
适量就好:
指出某人的特权是为了提醒他们无数可能存在的经历以及他们知之甚少的实际发生的众多经历。
目的是扩大他们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对不如自己幸运的人更有同情心。
当意识到自己在整个事情中的位置,并且注意到自己是纯粹靠运气获得好处时,产生愧疚感是自然的——但愧疚感是社会正义行动的阻碍,而不是动力(愧疚感很容易变成怨恨)。
(来源)
这难道不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吗?你知道女权主义者总是抱怨男同事对她们“男人式解释”某件事有多气愤吗?那“聪明式解释”和道德同情对于没有“认知特权”的人来说是不是同样令人恼怒呢?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但如果我有“残疾”,我最不想要的就是同情。
特别是如果我的残疾是愚蠢的话,我可不想让知识精英居高临下地对我表示怜悯。
特权就是“主义”硬币的另一面。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伟大的美国玻璃心》,讲的是我有多讨厌任何以“主义”结尾的词。
用来表达我们被冒犯的词正被到处编造出来,仅仅是在原本完全中性的词后面加上“主义”。
看起来评论员基本上可以把任何词加上“主义”就意味着他们被冒犯了。
“主义”的清单可以列得很长,但这些做法不是在促进更多平等,而是在制造更多分裂。
这不是分裂主义吗?
我个人对这种不断的冒犯感到愤怒。
我们这个国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懦弱了?怎么这么多爱抱怨的人成了有话语权的多数呢?
有些人总是被冒犯并要求别人的关注来表达他们个人被冒犯的程度之深。
最近的美国玻璃心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没有一家主流新闻媒体不每天气喘吁吁地曝光一个秘密“主义”。
这些秘密“主义”被称为“微侵犯”,定义为“日常的言语、非言语和环境上的轻视、冷落或侮辱,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的,仅仅基于目标人群的边缘群体成员身份就传达出敌对、贬低或负面的信息”。
(来源)
我的天呐。
闭嘴吧。
当我们的国家不断被一连串的“主义”和特权分裂的时候,还怎么能期望再次团结呢?如果我们停止给每个人和每件事贴标签,就做有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类呢?
我不否认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存在——当然存在——但为什么人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关注一些所谓的负面情况,而不是专注于自我提升的积极方面呢?我也不否认聪明让人更容易成功,但有太多非常聪明的人也没能成功。
当所有事情都是“主义”或者特权的时候,这难道不会掩盖真正存在的严肃问题吗?如果每个人都在忙着竞争受害者身份,真正的受害者是不是就被淹没在喧嚣中了?如果每个人都因为被指责有“主义”和特权而对别人生气,那大家很可能永远无法和睦相处。
成功不是关于你的特权或者缺乏“主义”。
这是关于你的动力。
这是关于你做出的选择。
我们可以走出去创造机会,也可以抱怨。
猜猜哪个决定会让你更成功?
引用:https://www.theorganicprepper.com/smart-people-need-to-check-their-cognitive-privilege/
原文: https://s2.tttl.online/blog/173597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