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隔离的成本:您会做好财务准备吗?
标题:新冠疫情隔离成本:你是否做好了财务准备?
正文:
在全球竭力遏制新冠疫情迅速蔓延之际,学校、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和工作场所纷纷关闭,试图阻止更多人感染疾病。
全球各地也为可能已暴露的人员制定隔离和自我隔离措施。
大家都知道,中国已有数百万人封锁隔离超过一个月。
人们被要求待在家中,许多企业停止运营,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也取消了。
中国现在债务到期,而此时正值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时候,例如汽车销量下降了92%,原本能赚取数十亿美元的春节庆祝活动和旅游也都取消了。
这种旅游方面的损失影响的不只是中国。
2017年,中国出境游客在全球花费了2580亿美元。
航空业预计将遭受290亿美元的损失。
总的来说,这场病毒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超过1.1万亿美元,这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虽然这里引用的数字极大,但显然这些损失不只是影响“经济”和“企业”,对普通百姓也有毁灭性的影响,他们只想正常上班、支付账单、正常生活。
关于全球经济受到的打击以及中国生产停滞可能导致物资短缺已有大量论述,但如果工作场所或企业被要求关闭,你是否能够支付房租呢?
有个没人真正提及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封锁期间人们将面临的财务冲击。
这是非常现实的担忧,对于那些已经入不敷出的家庭来说,收入减少可能是灾难性的。
一、防控措施对普通民众财务方面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疯狂地试图遏制病毒。
昨天有消息称,意大利北部的10个城市因为新的冠状病毒患者聚集而关闭了所有公共场所。
这些位于伦巴第地区的城镇关闭了餐馆、商店和学校。
狂欢节庆祝活动、教堂弥撒和体育赛事等公众集会至少被禁止一周。
在卡斯阿尔普斯特伦戈镇,一个电子招牌写着:“冠状病毒:为谨慎起见,请民众待在室内。
”该地区有17人检测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2人因病去世。
韩国数百万人被告知要待在家中,幼儿园关闭,公众集会和示威被禁止。
美国有数千人处于自愿自我隔离状态,更不用说那些被遣返并被强制隔离的数百人了。
显然,除非这些人有可以远程办公的工作,否则他们无法工作。
所有这些防控措施当然都是明智的,也是为了民众的健康着想。
但他们的银行账户怎么办呢?
假设你是实体店(如商店或餐馆)老板,在上述任何一种命令下都得关闭。
关闭时当然赚不到钱,工厂(谁来生产商品呢?)和办公室也是如此,业务会迅速停滞。
那员工呢?显然,如果不去上班就拿不到工资。
这可不是所谓“吝啬的资本家”不愿给员工带薪休假的情况。
如果企业不运营就没有收入,这意味着即使企业主是最慷慨的人,可能也难以维持很长时间的工资发放。
那你要怎么支付账单呢?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在公司尝试像最近政府停摆期间那样与员工协商的情况下,房贷公司、信用卡公司、公用事业公司等每月都要收款的企业的业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远程继续,这些债务不会凭空消失,你还是会欠钱。
即使你有一段时间没工作,你还是会欠这些钱。
这还不包括食物、药品、日常开销和医疗费用——要是生病就更麻烦了。
二、财务方面的应对准备
情况变得更棘手了。
我强烈建议为在家隔离一段时间做准备,不管这种隔离是官方的还是自我实施的,同时也为潜在全球性大流行的其他影响做准备。
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那就得花钱,这就让我们陷入两难境地。
你是应该存钱以应对可能失业的情况,还是在失业期间花钱养家呢?这就像进退两难的抉择。
如果有应急基金,避免动用它来购买物资。
这将是你在失业期间支付账单的缓冲。
如果没有应急基金并且一直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情况会更艰难。
暂时停止更快偿还债务的努力。
在接下来一两个月只支付最低还款额,看看情况如何发展。
把多余的钱存入储蓄账户,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小小的应急缓冲。
如果情况没有恶化,之后事情稳定下来可以用这笔钱偿还债务。
人们总是说我建议先不偿还债务是错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水电费和有地方住比支付额外的利息更重要。
筹集一些资金。
现在是时候尝试赚取一点额外的钱了。
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掉换点钱?有没有可能临时找份兼职工作?在Craigslist上为地下室里当晾衣架的健身自行车打广告。
卖掉不需要的珠宝。
处理掉没人开的车。
用这些钱充实应急基金或者购买物资。
危机过后想卖这些东西就更难了,因为那时大家都没钱了。
如果要这么做,现在就做。
如果身无分文,情况会更困难。
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请知道我不是在评判——我也经历过,穷到因为距离发薪日还有一周而洒了一加仑牛奶就哭,因为我没钱给孩子买更多。
但这不是关于情绪反应,而是关于实际情况。
如果只有有限的钱,你必须确定花钱的优先顺序。
如果情况已经这么紧张,你的信用很可能已经受损,所以现在不用太担心这个。
保证有地方住、水电费不欠、厨房有食物、如果工作需要车就在车库里(如果有车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债务应该是最后偿还的。
可以阅读《当你无法支付账单时如何生存》这篇文章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优先考虑物资采购。
当人们疯狂抢购N95口罩和个人防护用品(PPE)时,把钱花在居家一个月或更久需要的东西上。
当然,我认为为大流行准备医疗用品很好,但这些措施是当你外出接触病菌人群时使用的。
你的目标应该是避免这样做。
其他需要这些物资的情况可能是家庭成员生病了——在照顾他们时你要尽量避免自己被感染,同时保护其他家庭成员。
不过我了解到关于这种病毒越多,就越不确信如果和感染者密切接触,手套和口罩是否足够预防。
可以查看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快速传播率了解更多信息。
当然,最好既有医疗用品又有食物,但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把大部分钱花在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上,而不是PPE。
用一部分收入购买所需物资。
考虑如果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不能离开家需要什么。
(这很难确定时间,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封锁一个月了,还看不到尽头。
)以下是我购买来补充物资并为封锁做准备的东西,只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你知道自己家庭的需求,会和我的不同。
确保在物资中包含足够的营养成分——当你可能面临感染疾病的风险时,希望免疫系统保持高度功能。
同时,如果钱是个问题,在数量和质量上优先考虑数量。
在食物储备的最后手段方面,选择便宜又能饱腹的东西。
记住,你要能够待在家里,而不是派人出去冒险获取食物。
所以如果这意味着在食品储藏室后面放些花生酱和饼干或者通心粉和奶酪,也比冒着生病风险出去找新鲜蔬菜要好。
(而且很可能根本找不到——预计供应链很快就会崩溃。
)
与债权人沟通。
联系公用事业公司、房贷公司、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告知他们你的情况。
大家都处于类似的境地,这些企业可能会给你一些建议。
房贷公司可能会给你一个月的宽限期,信用卡公司可能会和你达成一些安排等。
早点这么做有助于你在危机期间规划资金去向。
优先支付账单。
你需要一个居住的地方(虽然我怀疑在大流行期间他们不会到处驱逐住户,但之后如果你不能解决可能会失去房子。
)你需要保持水电费不欠。
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必要的支出——这因人而异。
在这种危机中,信用卡债务和无担保贷款在支付账单时排在最后。
其他非必要的东西呢?有线电视看起来是在家打发时间的好选择,但不是优先事项。
虽然没有电视家里人不会死,但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得好像他们会因为这个想法而死一样。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能使用的手机也不是优先事项。
极端情况可能需要采取不太愉快的措施。
早点做出这些决定。
每月120元的有线电视费可以买不少不易腐坏的食物。
节俭。
假设你能与公用事业公司达成协议,在危机解决后一个月支付逾期账单。
这些不会是你唯一逾期的账单。
尽可能节约水电使用是明智的。
不要让家里所有的灯都开着,不要把暖气或空调开到最大,尽量保持账单较低,这样恢复正常后支付的金额就不会那么吓人。
相信我,一次支付两三个月的电费仍然是一大笔钱,不管你多么小心。
不要表现得像住在酒店不用付电费那样,让情况变得更糟。
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这可能是一场会产生连锁反应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的危机。
希望它能得到控制并平息,不会对我们造成太严重的影响。
希望我们运气好,几年后,新冠疫情的爆发会像2014年的埃博拉恐慌一样被人不屑一顾。
但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文章中描述的情景成为现实——你需要为长期做准备。
你需要准备好你的生活方式会发生相当大的改变。
全球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不是我们能通过“一切照旧”就恢复过来的。
企业为了生存会裁员。
企业会倒闭。
房产无法出售。
会出现食物和其他物资短缺。
如果人们无法偿还债务,预计会出现比2008年更严重的银行危机。
采取遏制病毒的措施可能会导致这些经济效应。
像安大略省前首席医疗官理查德·沙巴斯这样的专家担心,吓唬民众的严厉措施弊大于利。
“事实上,经济衰退会杀人,可能比这种病毒杀的人还多,”他上周告诉CBC新闻主持人迈克尔·萨拉皮奥。
“我们的世界已经变得如此相互关联,”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王佳说。
她表示,接下来的几周很关键,将显示这种具有全球性经济影响的疫情是在缓和还是在恶化。
恐惧和政府限制意味着中国人待在家里,零售商和餐馆的业务大幅减少。
一些报告称房地产销售下降了80%以上,这影响了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四分之一的行业。
王佳说,虽然中国的大型企业足够大,能够在政府帮助下度过危机,但中国经济相当一部分且充满活力的基础是由许多小型企业构成的,这些企业可能会消失,从而导致长期的经济影响。
“如果中国许多城市的隔离和封锁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个月,许多小型企业可能无法生存,”她说。
王佳还表示,人们还担心冠状病毒及其经济效应会蔓延到中国以外。
上周五,新加坡总统李显龙警告称,这种疾病可能使该国陷入衰退。
很难确定全球影响的具体数字,对损失的估计差异很大。
牛津经济学表示,中国在2020年的全球增长预期为2.3%,这是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全球经济衰退水平。
(来源)
目前,无法预测这种情况会传播多远、会有多严重。
也无法知道隔离和防控措施会实施多久,甚至是否必要。
但从经济角度来说,要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
新冠疫情是没人预料到的变数。
引用:https://www.theorganicprepper.com/covid-19-financially-prepared/
原文: https://s2.tttl.online/blog/1735929439/